葬送拿破仑的60秒
1815年6月18日,滑铁卢的炮声撼动欧洲。当战场硝烟弥漫、皇帝频频眺望远方援军之际,格鲁希却在数公里外的一间农舍里犹豫——短短一秒钟的迟疑,历史于此转向。
1815年6月18日,滑铁卢的炮声撼动欧洲。当战场硝烟弥漫、皇帝频频眺望远方援军之际,格鲁希却在数公里外的一间农舍里犹豫——短短一秒钟的迟疑,历史于此转向。
1815年6月18日,滑铁卢战场上,法军的炮声响晚了两个小时。
1864年,普鲁士与奥地利以德意志邦联的名义,联手出兵丹麦南部德意志人聚居的石勒苏益格-荷尔斯泰因,企图“解放德意志同胞”,丹麦人眼中的“第二次石勒苏益格战争”、德意志人眼中的“德丹战争”、事后诸葛亮眼中三次王朝战争之一的“普丹战争”就此打响。
在1866年的普奥战争中,奥地利并非单打独斗,尽管它需要同时应对普鲁士和意大利,但巴伐利亚、汉诺威、黑森、符腾堡等德意志邦国还是站在奥地利一方参战。
1815年2月26日,拿破仑经过周密计划,率领1100名忠实士兵,乘坐7艘小船悄然离开厄尔巴岛。这个决定建立在对欧洲政治局势的准确判断上:维也纳会议上各国矛盾重重,法国国内对波旁王朝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。航行途中,拿破仑船队巧妙地避开英国皇家海军"无畏号"的巡逻
在18、19世纪的大部分时段,欧洲各国骑兵一般以18世纪40年代普军摸索出的骑兵冲击方式为模板,也就是在冲击最后阶段加速到袭步(Karriere)并大体维持平整、密集队形。